·
本文原文出自知乎

有渔的齐老师是这样回答的:
- 小学高年级教授离散数学:题主你觉得小学的孩子接触到的环境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?如果你认为是连续的,那么怎么让孩子明白离散的意义呢?
- 理科生偏重形式逻辑:这个指的是小学?如果是高中的话我觉得文理科都学也未尝不可。只是对老师的要求会高一些。
- 我们现阶段教育的最大问题: 先看定义和概念,然后自己理解,然后运用;
而我觉得应该是: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->怎么解决->引出内容。
我就从小学的观点出发。
核心:小学教的东西,请让他们可以自己用上

- 比起书本和抽象能力的学习,我倒是觉得应该减少抽象能力知识的输入,增加动手实践的输入(多少题做的好的人没法自己动手装好一个ikea的家具)。有实际价值的创新如果要出现,也基本上是从实践中来,而不是啃书本。
- 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应该是为动手实践部分作为辅助,而不是占据主导。绝大部分孩子的好奇心,如果不是因为现阶段学校的“抽象为主”的环境,应该是更鼓励学生多动手或搭建一些项目。
- 如果是这样,那么如果要涉及抽象思维的教学,也最好是奔着保持兴趣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入手。因为你要时时刻刻让孩子知道你教一个东西,是为了做什么(应用),他们才好理解。
- 反转课堂(flipped class) 和游戏化教学(learning through games) 是现在教育学里很火的两个关键词,题主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相关的文章

在谈及学习目的,如果目标是引导一种思维的话,就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希望动手的想法。
实际中用不到的东西孩子学起来很累,那么在他们能接触到日常想法中,游戏中教学效果是最好的(比如:利用python代码来赢下游戏的codecombat)

关注少儿编程,关注互联网的未来!我们是有渔编程,性价比最高的少儿编程。